華為四大軍團戰略模式
發布:深圳邦道 日期:2021-10-16 人氣:1398
華為又大規模啟用“軍團作戰”模式對重點業務進行突破。
近日,華為正式發文成立海關和港口、智慧公路、數據中心能源和智能光伏四個“軍團”組織。這是華為繼今年4月首次成立煤礦“軍團”后,更大規模以“軍團”模式對重點業務進行突破。
華為一位內部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今年公司內部可能成立一系列“軍團”,對重點業務進行突破。“所謂‘軍團’主要扁平化管理,高效決策,更靈活地開展各個重點業務。”
據悉,華為新組建的“軍團”與華為三大業務運營商BG、企業BG、消費BG等屬于同一個級別,華為“軍團”組織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親自制定并督導。
新成立的四個“軍團”一把手已通過內部公開競聘產生:楊友桂擔任數據中心能源“軍團”CEO,陳國光擔任智能光伏“軍團”CEO,兩個“軍團”向華為數字能源公司總裁匯報。荀速擔任海關和港口“軍團”CEO,馬悅擔任智慧公路“軍團”CEO。為此,任正非已經簽發“軍團長”任命令。
雖然“軍團”是首次正式出現在華為組織層級,但“軍團”在華為并不陌生。任正非對“軍團”模式非常欣賞。
任正非對“軍團”組織的定義是:通過“軍團”作戰,打破現有組織邊界,快速集結資源,穿插作戰,提升效率,做深做透一個領域,對商業成功負責,為公司多產“糧食”。按照華為內部人士的說法,公司集中各個BG的精兵強將,打破邊界打通資源,形成縱向能力對重點行業突破,并創造新的增長引擎。
華為內部曾專門學習過谷歌的“軍團”模式。按照任正非的說法,“軍團”的說法來自谷歌,華為是向谷歌學習的。“軍團”就是把基礎研究的科學家、技術專家、產品專家、工程專家、銷售專家、交付與服務專家匯聚在一個部門,縮短了產品進步的周期。
2019年,余承東領導的華為消費者業務曾舉行過一次“軍團作戰”誓師大會,立下3年1000億美元、5年1500億美元的目標。
余承東曾對“軍團”模式發表過自己的意見。他認為在高科技行業,人力資源上,堅持“精英+精兵”的人才戰略,比螞蟻雄兵戰略要更加高效和有價值。其次,預研與研發更緊密結合,甚至考慮組織合一,更加有效。
今年2月份,任正非曾親自到山西考察“智慧礦山”,這也是華為5GToB重點推廣的應用樣板。
任正非在山西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5G應用上,世界上多數信息通信公司均沒有選擇將礦山作為突破口,但華為選擇了礦山。他說,中國現有5300多座煤礦、2700座金屬礦,如果能把這8000多座礦山做好,就可以給全世界礦山提供服務。
隨后,華為成立了“煤礦軍團”對智慧礦山模式進行了重點突破。這一次組建四大“軍團”,應該是任正非覺得把“煤礦軍團”模式推廣到其他領域的時機已經成熟。
華為成立“軍團”模式的根本目的還是“打糧食”,“求生存”,在華為推廣5G場景化應用的關鍵檔口,一些重點行業需要調集“精兵強將”對業務進行攻關,從而把行業數字化這塊蛋糕進一步做大,做大公司整體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