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農產品價格走高,農資景氣上行。全球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在2020H2 結束多年的下行后步入景氣上行周期,強勁的農產品價格不僅更易傳遞農資成本,更催化了上游農資進入景氣周期:農場品漲價—增厚種植利潤—擴大種植面積—刺激農資投入—農資量價齊升。據UI 和USDA,2021 年美國伊利諾伊北部地區運營商和土地回報(Operatorand land return)預期將創下10 年最好水平。據USDA,全球大豆、玉米、小麥、水稻為代表的主要農產品種植面積2020 年以來持續擴大,農資消費有望持續高漲,2021 年化肥價格中樞率先大幅走高。農藥品類眾多,草甘膦、草銨膦等除草劑價格2021 年均創下近年來新高,我們看好殺蟲劑、殺菌劑等其他農藥品種接力農資景氣周期。
國內轉基因種子進入新階段,配套農藥需求有望釋放。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及現代種業發展有關決策部署,農業農村部對三部種業規章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我國目前批準的轉基因種子涵蓋的轉g10evo-epsps 基因、轉epsps 和pat 基因代表了抗草甘膦、抗草銨膦性狀。我國玉米、大豆種植面積常年在40000、900 千公頃,若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轉基因作物種植放開,且新的抗除草劑性狀不斷引入,相關除草劑、種子處理劑等農藥將迎來廣袤需求空間。
2022 年海運緊張和原材料漲價等影響有望消除,農藥行業盈利水平或整體同比提高。2021 年農藥上游原材料(氯堿、磷化工等)價格短期漲幅較大,國際海運運力緊張、運費高居不下,影響了我國農藥行業的成本和出口。展望2022 年,我們看好農藥產品將逐步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伴隨海運運力和運費逐步恢復正常,我國農藥行業整體的盈利水平和出口情況有望得到較大改善。
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供給格局仍存優化空間。農藥板塊市值前10 的上市公司在建工程比重呈提高趨勢,從2015 年50%左右上升至近期的70%上方,標志著行業后續產能將向頭部企業進一步集中。我們認為,伴隨農藥板塊上市公司在建項目逐步投產,有望和景氣上行的農藥板塊形成強共振,個股的營收和盈利能力有望實現亮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