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廣康生化居然過會了
近年來,IPO過會率基本都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2020年的過會率甚至高達97.58%。
過會簡直比過家家還容易。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其實不然,這只是我們所了解到的名義過會率,IPO的真實過會率才是我們真正要關注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過會率是指通過審核的企業數量占總上會數量的比例。但是,“真實過會率”應當包含被否、暫緩、取消和撤回的企業。
因為有一部分企業在接受審核之前就因為自身問題放棄了IPO計劃,所以包含了取消和撤回企業數量的“過會率”更能反映上會的真實情況。
而以這個為考核,2021年共有445家企業IPO上會,通過411家,被否29家,暫緩表決5家,通過率為92.36%;另外有210家IPO終止(撤回),8家取消審核。
因此,2021年真實過會率僅為61.99%。
首先進行IPO的成本比較高,光是保薦費用就要幾百萬,還有請機構來搞輔導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上市后的稅務成本、社保成本、邊際經營成本費用以及風險成本也會有一定提高。在一開始的起步階段,就篩選了大量企業。而不算高的過會率也會卡住一部分企業。
比如被大股東360一路奶大的魯大師,兩次沖擊港股IPO都無疾而終。
而立之年的WPS上市之路也是一路坎坷。
郎酒多次傳出謀求IPO、借殼上市的消息,卻都沒有下文。上市路,可謂一段屢戰屢敗的辛酸史。
同為白酒企業的西鳳酒多次沖擊IPO未果,成為中國唯一沒有上市的四大名酒。
故而,上市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事。
然而就在昨天,一家問題頗多的企業居然順利闖關IPO,這就比較讓人費解。
2022年8月25日晚間,深交所披露:
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56次審議會議于2022年8月25日召開,廣東廣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也就是說廣康生化順利過會,到了坐等上市的階段。
可是,廣康生化此前在IPO中多次遭到交易所的問詢。提交的IPO上市審核中,屢遭“階梯式”挫折。
在三輪IPO審核問詢函中,深圳證券交易所就廣康生化行政處罰、創業板定位、環保核查、實際控制人、主營業務收入及毛利率問題展開問詢。
盡管廣康生物對問詢做出回復,但帶病闖關的特征依然十分明顯。
哪怕到了25日審核的前兩天,都還周旋在上市材料的“修改狀態”,結果兩天后一把過會,難免不讓人起疑。
02財報疑云不斷
廣康生化位于英德市沙口鎮紅豐管理區,公司的前身為原廣州農藥廠英硫分廠,2003年通過并購重組成立英德廣農康盛化工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制,更名為廣東廣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康生化也算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型企業。
正所謂上陣父子兵,蔡丹群、蔡紹欣父子倆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的方式合計控制著廣康生化83.78%的表決權,為公司共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此外,蔡丹群的妻子和母親也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持有部分份額的廣康生化原始股權。
公司主要從事農藥原藥、中間體、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SDHI)、三氯甲基硫類殺菌劑、聯苯肼類殺螨劑、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說得簡單點就是一家專門做農藥的公司。
業務看似簡單,但廣康生化的財報一點都不簡單,甚至有點燒腦。
在經歷2019年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降后,廣康生化業績迅速企穩回升,2020年、2021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34億元、4.52億元、6.51億元,其中2020年、2021年同比增長分別為4.04%、43.95%。
同期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4626萬元、7392萬元、9921萬元,其中2020年、2021年同比增長分別為59.79%、34.21%。
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雖然廣康生化營業收入、扣非歸母凈利潤出現波動,但整體仍是持續增長,但同行就沒那么“幸運”。
從營業收入角度來看,公司列舉的同行業可比公司2020年、2021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平均值分別為16.32%、12.68%。
在2021年同行營業收入普遍下滑背景下,公司實現了加速增長。
再從扣非歸母凈利潤來看,同行業可比公司2020年、2021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68%、-2.69%。
可見,在同行扣非歸母凈利潤平均增長率處在持續下滑趨勢背后,廣康生化卻能逆行業連續實現快速增長。
毛利率方面,廣康生化2019年-2021年分別為30.21%、39.46%、32.42%,2020年毛利率大幅走高,雖然2021年出現一定程度下滑,但依舊高于2019年水平,并保持在較高水平。
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則分別為32.72%、27.35%、24.17%,不僅呈現出持續下滑趨勢,同時明顯低于廣康生化水平。
這里要明確一個基本事實, 在農藥供給的角度,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農藥生產國,而隨著落后、高污染的產能不斷出清,2016年-2018年我國化學農藥產能出現大幅度下降,在2018年后趨于穩定。在需求方面,我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在2015年達到166.83百萬公頃后陷入增長停滯狀態。
畢竟中國就那么多地,農藥普及的差不多了,我國農藥市場自然趨于飽和,行業也就沒有什么太大的增長空間,可以歸為“夕陽產業”一類。
但恰恰就是這個身處夕陽產業的廣康生化,在整個市場增量完全見頂的時候,居然逆流而上,硬生生干翻了市場規律,取得了遠超同行的盈利能力。
才疏學淺的我們,實在搞不懂他們到底有什么經天緯地之能,可以實現逆勢增長,或許是市場的格局太小,配不上偉大的公司吧?
另外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專利申請方面,廣康生化的“產品專利申請”超九成發明專利系備案后申請。
廣東證監局于2016年8月16日發布的《關于廣康生化輔導備案登記受理的公示》,廣康生化于2016年8月15日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
而后,2020年11月,廣康生化上市更換了輔導機構。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廣康生化累計申請的發明專利數量為47項。2016年,廣康生化唯一申請的一項發明專利的申請時間為2016年11月9日。2016年8月15日后至2017年12月31日,廣康生化共申請43項發明專利,占其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申請發明專利總數量的91.49%。
在廣康生化的自圓其說的招股書中,這些存在的矛盾問題一遍又一遍被要求重新修改和回答。
難免讓人起疑,是為了“某些目的”,才突擊申請專利,至于這背后的秘密,我們目前也不得而知。
03監管黑名單的???/span>
公司問題還不止于上述說的那些。
作為一家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廣康生化的產品生產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蝕性化學材料,且生產流程對溫度、壓強等物理條件有一定要求,操作難度較大,若出現生產過程管理不當、生產設備故障、生產工藝不完善等情況,均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曾經就因自己違規行為上演了”引火上身“,一場大火讓廣康生化損失了6000萬元,著實給公司留下了不少黑歷史。
發生于2019年8月6日當晚的這起被監管部門稱之為“廣東‘8.6’倉庫火災”案,現場并非如廣康生化在IPO申報材料中描述的那般“云淡風輕”,實際情況極其慘烈。
彼時雖已至深夜,但火勢猛烈,映紅了黑夜的半邊天,期間不時更有劇烈的爆炸傳出。
據中國應急管理報報道,該起由廣康生化引發的火災發端于2019年8月6日晚間11點半左右,在有關部門接報后,緊急對廠區人員進行了核實,全部人員已經安全撤離;同時,在深夜臨時疏散了廠區周邊群眾達400多人。
該次大火足足燃燒了8個多小時,才終于在次日早上7點半左右經過了消防人員一夜的奮戰才被撲滅。
不幸中的萬幸,該次火災因人員疏散及時,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因為這場火災,公司遭罰款50萬元,造成資產減值損失和營業外支出接近6000萬元。
隨后,廣康生化更被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認定在存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存在“四宗罪”:
一是安全管理混亂無序。
二是安全法制意識淡薄。
三是隱患整改流于形式。
四是安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
并且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對該事故的措辭極為嚴厲:
“造成大量群眾疏散,社會影響大”;
企業“屢教屢犯、屢教不改問題突出”;
“帶病運行問題嚴重”;
以至該事故被認定為“影響十分惡劣”,并被列入安全生產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
除了生產安全事故以外,廣康生化的環保問題最為嚴重!
廣康生化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上游原材料多屬于大宗化學產品,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三廢”及噪音,因此廣康生化的生產供給受到環保政策的影響較大。
可是公司自稱歷來重視環境保護問題,自覺遵守國家及地方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 按照生產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公司廢氣、廢水、廢渣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均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甚至還在在招股書中表述:報告期內(指2019-2021年),公司各年度環保投入分別為2895.54萬元、2926.99萬元及2327.86萬元。
拍著胸脯保證公司在環境保護方面沒有因違法違規受到處罰的情形。
話音剛落就被英德市環境保護局“逮個正著”。
就在IPO前夕的2022年6月23日,廣東省英德市環境保護局向廣康生化發布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
前腳剛說自己絕無環保問題,后腳就被當地環保監管部門光速打臉。
活脫脫一出現實魔幻主義情景劇。
其實在前幾年就有媒體報道,廣康生化因在紅豐村地界內生產農藥涉嫌污染環境,在一份紅豐村村民提供的名為《廣東廣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污污染實情》的材料中,村民提到廣康生化廠區內設有停污池,但是達不到排污標準,氣味熏人,直接排污,固體廢品不經處理隨意填埋,對村民影響很大。當地村民多次向英德市環保局、清遠市環保局進行投訴舉報。
那廣康生化是怎么解決的呢?
2017年12月14日,經雙方反復協商,廣康生化答應與沙口鎮紅豐村村委會簽訂一份《村、企和諧發展協議書》。該協議提到,廣康生化愿為所在地沙口鎮紅豐管理區的公益事業做貢獻,因此雙方共同建立紅豐管理區公益基金會,每年由廣康生化提供人民幣8萬元,用于沙口鎮紅豐管理區(紅豐村村民)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
2018年5月16日,在英德市沙口鎮政府的見證下,廣康生化與紅豐村委會、上蓮塘村、下蓮塘村的代表,簽訂了一份由廣康生化、沙口鎮人民政府綜合管理辦公室、沙口鎮紅豐村委會、紅豐村委上蓮塘村民小組、下蓮塘村民小組共同協商的五方《協議書》。
該《協議書》約定,廣康生化在“三廢”排放達標的基礎上,加大環保設施投入,減少污染對村民的影響。同時,廣康生化同意自2018年起,每年向紅豐村委會支付17萬元公益慈善金,并由紅豐村委會下撥給上、下蓮塘兩個村民小組。原2017年12月14日簽訂的《村、企和諧發展協議書》自動作廢,已經支付的8萬元公益金轉作為本協議2018年公益金。
《協議書》同時寫明,村民不得再以任何借口任何理由對廣康生化進行各種形式的投訴、信訪、舉報、網絡攻擊等影響廣康生化商業信譽、聲譽的行為。
本以為廣康生化會認真反思、認真整改,沒想到走的是最便捷的一條路
——花錢平事。
最讓人覺得不可思的還是:生產安全事故與環保問題頻發,被監管點名痛批,財報里又一堆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如此多問題的一家企業居然過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