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數據資訊
華為如何深耕數字化
發布:深圳邦道 日期:2022-01-23 人氣:1314
華為陶景文介紹華為如何深耕數字化:
非常高興能夠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數字化轉型。我今天向大家匯報的主題是:深耕數字化,構建企業高質量競爭力。
華為從2016年年底開始推進數字化轉型,到2021年年底已有五年的心得體會。我們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面向未來,站在后天看明天的行為。它不只是為了打造一個先進的IT系統,而是要構建一個面向未來、具有高質量競爭力的企業。這是華為當時做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我們希望數字化轉型能夠實現:客戶和用戶在跟華為做生意時簡單、高效、安全、快捷;使我們的企業在營銷供服研全方面實現數字化,具有行業領先的效率和效益指標;并希望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引入,為華為在創新速度、商業模式等方面帶來新的商業價值。所以,在過去的5年里,我們從戰略引領、業務重構、數字平臺,變革保障方面,全面推進了華為的數字化轉型。

基于此,我有四點心得體會:
第一點,是戰略引領,是發揮數字化價值的重要動力。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就是企業構建面向未來高質量競爭力戰略下的主導思考。如何應用現代新型的數字技術,為企業創新、主業成功創造更大價值是主要方向。而不是引入大量數字技術和數字概念,最終卻沒有對企業的未來競爭力和商業價值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點,是對準用戶和業務場景重構業務流程與業務活動,規劃數字化路徑。數字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或者說很容易急用先行,所以企業要認真地規劃數字化的路徑。為此我們總結了一個詞——長短結合,既要有長期的目標,又要在短期能為企業帶來改變,進而樹立整個組織數字化轉型信心的成果。
第三點,要建立一個能夠真正實行數字化轉型的能力與技術平臺,支撐一個企業能夠快速實施和部署數字化轉型。
第四點,華為在過去三十幾年的變革里,積累了大量向國內外的先進企業和管理機構的學習經驗。其中在新型數字化轉型的時代下,華為有一句俗話叫“雞蛋從內打破才叫重生”。在這個角度下,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一個企業內生動力的轉變,需要有強大的平臺支撐,和技術能力的積累與沉淀。一個企業想要內功強,需要有跨時代的組織和人才支撐,在這一方面我們建立了相應的戰略預備機制,來保證公司變革的有效執行。以上就是我們在過去五年里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思考。
應用現代化“兩步走”自主化和顆?;?/strong>
下面,我將簡單闡述華為在接下來推進數字化轉型中的幾個重點工作:
一是應對業務變化,推進數字化轉型平臺+服務的模式,主動賦予業務數字化能力。華為強調的數字化能力要能夠快速應對企業業務的變化。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通過應用現代化來加速業務流程數字化轉型,即在可研發、可營銷服、可供采制、可人力資源、可財經以及可辦公六大領域,重構應用體驗,為所有多樣化的業務提供快速構建數字化的能力。
其次,數字化想要打贏未來戰爭,就要有能與未來匹配的、相應的基礎設施和裝備。我們要升級場景化和個人化裝備,快速支撐華為公司開設各類新業務,助力工作人員在未來更具戰斗力。
再一個就是苦練內功,提升我們的數字化復制速度。構建核心能力,避免被人“卡脖子”,保證華為公司能夠活下去,并且有質量地活下去。最后,就是使用云,進而來提升對能源和資源的使用效率。以上就是我們在未來數字化發展上的幾個重要方向。
在這個角度上,華為在應用現代化上將分兩步走,一個是自主化,一個是顆?;?。其中,自主化就是要解決大量中國企業面臨的技術“卡脖子”問題。華為是一個尊重市場和商業規則的公司,相信世界是平的,技術是無國界的,但是關鍵的核心技術還是需要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里,這就更需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高度協作。
第二步就是顆?;?。顆?;步?ldquo;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講我們面對業務的多樣性,如何快速地復制一個企業的數字化能力,讓企業不同的業務顆粒、區域顆粒都能快速地獲得同樣的、等距的數字化能力。華為過去也面臨著組織結構比較單一、顆粒度較大等問題。所以我們現在要圍繞著剛才說的“六可”,提供一套標準的應用服務。華為目前正在對一些“卡脖子”的核心工程的實現重構,比如華為用了西方公司二十余年的ERP系統。但是從2019年開始,外部不再提供服務、產品和備件。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華為通過三步走,對關鍵軟件重構,即維穩、解耦和換芯,實現ERP等核心業務系統異構雙活和可信。在此基礎上,華為也構建了跟中國產業界的緊密合作,加強和一切可以團結和支持的開放性資源進行交流與合作。
同時,在面向業務多樣性上,大多數央企和組織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業務板塊。面向未來,華為公司希望能夠在租戶層面形成場景適配、靈活組裝的數字化服務能力,在通用層形成元數據多租和服務共享,其中在服務上圍繞“6可”實現能力模塊化的部署編排。在底層實現可分可合、云化部署,實現快速的業務發放和部署。
在裝備升級上,華為提出首先要充分利用技術進步,圍繞鴻蒙、5G、Wi-Fi 6等技術聯接更多裝備。同時,華為認為裝備是實現數字化中的重要手段,如同人的身體系統,是數字化流程中重要的數據采集點。對于未來的先進裝備,作業即是記錄。其次,推動數據驅動,打造從單點智能到全場景協同智能,提升效率。第三,裝備即服務DaaS,要按場景靈活組裝,從買裝備走向訂閱服務。
另外,要打造智能企業數字化操作系統,即苦練內功。華為認為一個強大的數字化平臺應該包括:完善的網絡安全與數據保護,支持企業主業成功;資源聯接與管理能力、先進的數據采集能力,支持多云聯接和資源高效;良好的開放和運營環境,打造無代碼和低代碼數字平臺,支持企業更好地用數和賦智,強化企業數據主權和安全能力,加強非云原生企業數字化進程。
集眾智 聚眾力共譜數字化轉型“中國答案”
最后,我想對數字化轉型提一點建議。數字化是一個需要廣大企業和所有參與者共同推進與協同的趨勢。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提出應該關注和識別通用技術和通用業務,像“拼樂高”一樣把基本的模塊做好,減少低層次重復。

現在企業都建立了各種各樣的數字平臺,在這些平臺上如何能夠實現開放、互聯、互通以及相互融入是關鍵。尤其是中央企業更應關注行業的數據模型、行業的標準應用和服務,以及行業的預制模板,構建行業場景應用,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