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9日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疫情發現關口再前移,提升監測預警靈敏性,完善常態化監測機制,省會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北京已經開始行動。
記者今天在北京朝陽區朝外大街昆泰嘉華酒店前廣場一處新添加的固定核酸采樣點看到,朝外街道常態化檢測采樣點已經搭建完成并開始工作。嶄新的鋼結構常態化核酸檢測小屋共計2個,呈正方形,已經聳立在花壇一側,乳白色的鋼架拼裝成3x3標準采樣間,每個小屋間隔大概2米,設有一門一窗,屋內留有空調、桌椅、物品碼放空間,外墻面裝飾為藍白海報,上面標示免費核酸注意事項、采樣時間等信息公告。
第一健康報道近日了解到,日前,北京市朝陽區朝外14個常態化核酸檢測采樣點、北京通州277個免費常態化核酸檢測點已經全部搭建,按照"社區/街道/鄉鎮、可對外提供核酸采樣服務機構名稱、采樣點地址、對外服務聯系電話、預約服務方式、工作時間、是否提供彈窗人員專門服務、開放起始時間"標準對外公示。
常態化核酸采樣點一般情況下都有固定的采樣時間,上午8:30-12;00,下午13:00-18:30,采樣點無休息日。
第一健康報道在探訪中了解到,采集核酸樣本已對采樣人員明確規范:先用七步洗手法進行消毒,再撕開咽拭子包裝,手持棉簽折斷處以上部分,迅速擦拭咽后壁及雙側扁桃體,棉簽旋轉往返三遍,再打開試管蓋,把棉簽垂直插到試管中,采樣拭子頭完全浸泡在保存液中,再斷開棉簽,擰緊蓋子,折斷的棉簽要丟入醫療垃圾袋內。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婁偉日前對相關媒體表示,常態化核酸點的設置應遵循科學、便民原則。首先,常態化核酸檢測點設置應考慮將社區、園區、商圈、工地、工廠等,以及其他人流集中區域相結合,充分考慮該區域人員活動規律,因地制宜,科學設點;其次,要考慮到人員采樣需求,分配布置檢測力量,同時結合人口區域分布及各園區人員流動情況,在覆蓋人群廣、人數多、易到達的場所,可設置長時間采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