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的沒落與中國企業的崛起
發布:深圳邦道 日期:2022-04-30 人氣:1093
日本President Online網站4月13日文章,原題:“因此才會輸給中國企業”,索尼前首席執行官(CEO)擔心的日本企業的大問題——“官僚依賴”在日本經濟處于低谷的時候,中國憑借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成為“世界工廠”,并扮演了世界制造業的主角。我認為現在的日本之所以還沒有擺脫經濟停滯,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從“戰后制造神話”中走出。
傳統制造業的邏輯是,自己研發出新技術,然后用它來制造產品,人們就會瘋狂購買。產品變成熱門后,通過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可以繼續賺取利潤。但當今的互聯網時代恰恰相反,制造業需要傾聽用戶的心聲,了解他們想要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然后結合現有的技術進行研發創新。然而,很多日本制造業公司并未能適應這樣的研發和制造思路轉變。
我在中國比在日本更有名,應邀為很多中國企業做咨詢顧問。在中國,“OMO”(行業平臺型商業模式)一詞已成為一股強大力量。它的意思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將硬件與IT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一位中國企業家告訴我,“中國有制造業公司,也有IT公司。兩者相結合將產生巨大商機。”但在日本幾乎沒有聽說過類似的模式,所以日本應更加認真地對待現實,為制造業打造一個新的發展框架。
從我開始管理索尼公司到現在,日本的“官僚支配”問題一點都沒有改善。日本有一個“神話”,即將日本戰后經濟高速增長奇跡歸功于日本通商產業?。ìF在的經濟產業?。┑念I導,形成了日本民營企業向官僚“跪求”領導的格局,而這樣的格局到現在都沒有改變。2021年4月曾發生這樣的一幕:時任首相菅義偉曾與美國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通話,請求輝瑞公司增加對日本的疫苗供應。這本應是厚生勞動省該做的事情,但在非常時期,首相竟然也低下了頭,歸根結底,在于日本沒有本國研發的新冠疫苗。
如今,日本企業想要進行創新的時候,不是先請求官方做決定,就是在政府沒有做出任何判斷之前,不敢進行任何嘗試。我認為,如果日企不改變“官僚依賴”,就無法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