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訪嘉賓:海河生物董事長洪曉鳴 Q:您如何評價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 洪曉鳴:我認為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為醫療器械產學研各個領域的人士,架設了一座很好的互動橋梁。一面是參賽的高校研究人員或醫生等研究者們,可以讓更多的業內人士了解到他們優秀創新的研發成果,另一面是很多投融資機構也能找到更多有潛力的創新項目,從早期就能夠很好地挖掘其中的商業價值。 Q:從評委的角度談一談您參賽的感受? 洪曉鳴:2019年我加入成為大賽的評委,海河生物作為深度合作伙伴,感受非常深刻,從起步的不成熟到現在的規?;?,今年從參賽機制及主辦方各方面的組織能力、資源的整合能力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整體來說,我有3個非常深刻的感受: 1、規模由小變大:從前兩年200個到現在每年近千個參賽項目,在行業內形成了很好的影響力,推動了醫療器械創新創業的發展;
2、醫療創業回歸專業方向:大學生創業項目逐步減少,今年將有更多臨床醫生參與,醫療器械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方向,醫療成果的轉化很多源于臨床醫生,因為只有他們才最了解當前的醫療技術發展趨勢和臨床切實所需,這往往是大學生創業里面非常缺乏的。
3、機制不斷迭代:組委會在選擇評委的時候很充分的考慮到不同組別的特點,例如護理類項目賽場會關注對于產品今后的市場化和應用,所以會側重邀請產業類專家,上市企業高管、投資人、醫院設備采購專家等。而在微創器械、遠程醫療類產品賽場,評委團有創新審評專家、器械審評負責人、檢測專家,指導創新的路上如何快速產業化。
Q:哪些創新性項目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洪曉鳴:三年前基本上大家都在做跟隨性的項目,很難看到在全球都很有突破性的項目。今年我分別在碭山和蕭山參加了兩場比賽,非常興奮的項目真正的開始有了,我已經看到了兩個非常創新性項目,分別是智樞生物的《脊髓重建系統治療完全性脊髓損傷》與佳量醫療的《磁共振引導激光消融微創介入手術系統》,這兩個項目我認為在全球技術都是領先的。 Q:您認為醫療器械的發展趨勢如何? 洪曉鳴:國家藥監局制定醫療器械產業規劃和政策,將醫療器械創新納入發展重點,鼓勵醫療器械創新,行業內大家都稱之為“綠色通道”。國家藥監局將提供早期互動機會,以便公司提前了解一些申報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準備申報,提高成功概率。 Q:對于參賽項目成果轉化,海河生物可以提供什么樣的幫助? Q: 可以簡單談談對參賽者的建議嗎? 洪曉鳴:主要有三點 1、實驗數據展示:通常來說,一個精心設計并完成實驗后的參賽項目,完美而專業、直觀地展示該項目的結果和數據,是賦予項目研究應有的價值。一份直觀的實驗數據,對研發的概念產業化及項目融資,都是非常重要的。 2、階段性成果展示:產品各個階段的成果展示能夠讓人感覺,這個項目未來是充滿期待的,基于現有的信息,能夠判斷出未來預期的方向和相關情況。 3、創始團隊的構成:組建創業團隊首先要考慮的是團隊構成必須要有兩名核心人物,一名專注于技術的創始人或科學家,一名產業發展經驗的CEO,這類組合型的團隊架構能夠大大減少創業前進的阻力,為創業項目帶來良性發展。